2008-2009学年本科教学校内评估报告
--计算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情况报告
校教学评估专家组第二组成员
组长:朱辉
成员:储才元、潘寿民、郑颖、俞昊旻、怀国桢、潘星辰、薛金秋、李恩光、魏鹏霄、李顺良
教学评估过程概况
2008年12月9、10日两天对计算机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12月9月上午9点陈田初副校长及评估组成员与计算机学院领导孙莉、史有群以及各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等出席评估启动仪式。
陈田初副校长在评估启动仪式上首先致词,对这次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及重要性作了阐述。在去年对管理学院、纺织学院进行教学评估基础上,今年继续对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进行教学评估。作为一项制度,要形成长效机制,使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计算机学院领导在评估启动仪式上表态,坦诚对计算机学院进行教学评估是对学院工作的促进。教学副院长史有群在会上向评估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2006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后学院在专业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评估组组长朱辉教授对这次评估工作的日程及时间安排作了说明。
12 月9 日
上午9 点学院介绍教学工作情况
上午10点至下午14点半 对试卷进行检查
下午14点半分别召开老师与学生座谈会
12 月10 日
上午9点至下午14点半 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查
下午14点评估组讨论教学评估小结
下午15点半评估组向学院领导及相关系主任反馈评估的初步意见
课堂教学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评估组成员已在11月份进行了随机听课及实验室检查。
一、课堂教学的评估
这次共随机听课44人次,听了25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是22人次为“优”,22人次为“良”。
●优秀部分的事例
史有群老师上《人工智能》课。备课充分,讲解清楚,声音宏亮,有“大气”,能控制课堂气氛,学生聚精会神听课,讲课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得好,教学效果明显。建议可进行示范讲课,值得其他教师特别青年教师学习观摩。
孙莉老师上《数据结构》课。思路清晰,讲课清楚,能密切联系实际,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课,课堂气氛良好。
成长生老师上《程序设计基础与实践》课,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能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进行讲解,联系实际好,上课有激情,对学生有吸引力。
万燕老师上《C语言程序设计》课。课堂气氛好,教师进课堂,学生全体起立,教学中充分利用启发式、讨论式进行教学,重视实践、突出编程中的重点内容。
其他如石秀金,王洪亚,黄雅萍,夏小玲,杜明,臧志萍,尹枫,王志军,罗辛等老师的课堂教学均有好评。
●主要存在问题
①教学计划要保证课程内容前后衔接好。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有的学生没有选修前修课程“数字电路”,学起来吃力。《软件测试技术》,除毕业班学生外,还有低年级学生选修,上午4节课,但低年级学生听了1-2节,后面3-4节因与其他课程冲突,只能不听。教室中走了一大半。如何保证这些学生的学习质量?选修指导要加强。
②主干必修课程应保证必要的学时数。如《程序设计基础》的学时安排不足,易造成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不符。
③重修学生的缺课问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上学期有100多人不及格,这次分到二个班级去重修,一个班113个学生中有55个是重修学生,但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不来上课,很可能还是不及格。要考虑如何解决此类恶性循环。
④少数教师还存在只管自己讲课,对迟到、上课睡觉等学风问题缺乏必要的帮助与教育。
总的来讲:计算机学院的课堂教学是好的,应予肯定。评估组对此评价为“优”。
二、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的评估
●评估意见:计算机学院共有7个实验室,分布在计算机楼一、二层及综合实验楼四层。评估组听了实验室介绍,并查看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查阅了有关教学资料。
①实验室管理到位。院系领导对实验室建设是重视的。教师及实验室工作人员也是认真负责的,其管理水平较高,是上海市实验示范中心。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式管理,7个实验室全部安装监控系统,可随时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实行刷卡,只要有一位学生在上机,实验室老师就随时服务,加班加点是常事,而不计额外报酬。
②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中具有创新精神。如网络实验室采用六边形操作台,放低了网络布线,使操作方便,得到兄弟院校好评。由于实验室场地不足,因此信息安全实验室与网络工程实验室同处一室,在条件不足情况下,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实验室资料比较规范。我们查阅了17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认为书写规范,装订成册,管理有效,使用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批改认真,打分合理。
④实验教学质量优良。据实地了解与学生反映,计算机学院的实验教学质量是好的。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是配合的,如《C语言程序设计》上一星期的课堂教学内容,下一星期就进行相应的实验教学,以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对实验教学是满意的,如陈德华老师上ORACLE数据库实验,120个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有2名助教帮带,学生无迟到早退。实验室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一派认真的教学气氛。王绍宇老师的实验课,学生也反映很好。认为能学到知识及本领,又很开心,学生讲:“这样的实验课同学是不会不去的。”
⑤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特色。学院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很有专业特色。如“ACM协会”,学院提供活动基地,安排教师进行指导,近两年有4个国家级及上海市立项,并取得教育部、上海市、美国计算机协会等多项奖项。
●存在问题及建议
①信息安全与网络工程均为计算机学院的新专业,相应的实验室都正在建设,目前同处一个实验室,从长远来看,还是分开为好,为此要解决场地问题。网络工程实验室有一套综合布线演示系统,因场地局促,只能放在实验室的一角,并将网络布线工具、展示柜等沿窗边安装,这样将窗户全部挡住,影响实验室的透风和采光,而学生模拟操作台放在另一墙角,地方太小,难以展开操作。另一方面,目前网络实验室仅适应原来开设的网络课程,学生进入专业课程阶段,现有设备是不够的。信息安全实验室,由于主要设备未到位,一些实验无法实施,学院已申请专项基金,因此场地、经费亟待解决。
②软件工程实验室。由于明年上海市要对软件专业进行评估,但学院至今尚未建立“软件测试实验室”,需要早日建成。
③应用软件实验室。有80台PC机,其中40台是2002年购置,但由于配置低,机器陈旧,已不适合专业实验使用,建议更新这部分PC机,换下的PC机可置换到综合实验室内,继续供一般专业学生使用。
④实验室在编人员仅4人(原来8人,连续退休4人),他们坚持岗位,忠于职守,甚至双休日还加班整修机房设备,十分辛苦,随着学科发展,实验设备增多,新实验不断开发,人手严重不足,虽然上网招聘,但无人应聘,主要是实验室人员的待遇与职称问题未能合理解决。
综合以上情况,评估组对计算机学院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室教学评价为“优”。
三、对试卷进行检查的情况及评估
这次共抽查了29门课程的试卷,涉及到计算机学院所开设的主要课程。
①学院对试卷管理是到位的,能按专业、按学年将各课程的试卷集中管理,抽查比较方便,每份试卷装订整齐,试卷与学号对应,查阅方便。
②试卷能按教务处规定做到规范化,每份试卷都有试卷样稿,标准答案,试卷分析,成绩列表等。
③大多数试卷能按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出题,这样可拉开学生试卷成绩,发现优秀学生。但有的试题不应属于试题范围,如“进入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是你的第一志愿么?”(占20分)
④试卷分析大多数是认真的,但部分试卷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有的未写,有的仅写出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对教学上存在的原因分析不够或者未提及。
⑤从试卷成绩分析来看,属正态分布的是多数,考试分数与期望值比较一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均方根差值偏大,有一份试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师覃志东)考试人数148人,其中不及格103人,对如此大面积不及格缺乏原因分析,希望这类问题要及早解决。
⑥试卷批改是比较认真的,严重出错较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份试卷有一题是选择题,但有一些试卷选择(A)、(B)都是对的,这似乎不妥。在分数计算校核方面还存在一些差错,有的同样错误,但扣分却不同,这样会显得不公平,试卷分数统计时也有一些加减错误,如“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试卷中有一学生应为65分错给了75分。
⑦有的课程实行开卷考,考题应具有开卷考的要求,有些选择题、概念题容易从教材中查到,这样的试卷似乎太容易了些。
⑧试卷“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施霞萍),有复核痕迹,即用铅笔修正。有11份试卷得到改正,但在成绩汇总单中,只改了4份,其中7份没有改正,不知什么原因?上述试卷中有一试题,有印刷错误,原文为“将不满足条件…改正”,大部分试卷改为“将满足条件…不改正”,不知为何如此改?结果有一部分学生试卷改为“将满足条件…改正”,题意错了,就会影响答题正确,看来试卷出题及校对要认真去做。
从试卷总体情况来看,评估组对计算机学院的试卷的评价为“良”。
四、对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的情况及评估
这次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共29份,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及教师29人。
①计算机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是符合教务处提出的规范化要求的。
总体来看,每份毕业设计材料齐全,任务书、论文正文、英文翻译和外文原稿等装订成册,另有电子光盘。
②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看,是符合专业要求的,题目多数联系实际,有使用价值,但少数题目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希望今后增加结合教师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为好。
③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较为合理。指导教师、评阅教师与答辩小组的评分比较接近,据04级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送交大评审共10份情况来看,7份评分是接近的、1份高于原来评分12分,2份分别低于原来评分8.5分和23分。
④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成员基本上符合教务处要求,实行背靠背评分,最后成绩由学院按比例计算确定,这样比较合理。但在检查时也发现个别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与答辩小组组长是同一个人。
⑤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上符合规范性要求。部分设计(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如序号在正文中找不到,有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教材类多,文献类少,列出的“关键词”不确切,不是论文中的“关键”词,有的英文摘要,词不达意,与中文摘要内容不一致。
⑥教师评语基本上与论文所反映的水平一致。个别论文有些不确切,如有的指导教师在评语中称某论文有“一大亮点”,但评分却为“中”,似乎反映上有一定距离。
⑦有的毕业设计(论文)翻译内容与课题研究关系不大,有的翻译量与论文页数不协调,如有一论文共54页,翻译占了25页,接近1/2。有一份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的诊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顾雯芳)的外文翻译与原文不同,经核查,译文是另一同学的译文。另外,个别论文后面没有附原文及译文,是否遗漏了装订?
⑧系统的研究或开发的论文,最好要有验收或测试报告,以确定论文的研究成果及质量,这方面在论文材料中多数未反映与提供相应材料,希望今后能改进。
从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情况来看,评估组对计算机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
评价为“优”。
总的评价
校教学评估组认为:从2006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教学评估以来,计算机学院领导和教师能继续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进行各项教学改革,对教学工作十分认真,成绩应予充分肯定。
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试卷分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来看,总体评价属于“优良”范围。存在的问题仅在少数、局部。
计算机学院领导与师生精神状态良好、有朝气,学院气氛和谐、关系融洽;学院青年教师占大多数,他们意气奋发、积极向上。学院努力抓学风建设,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希望计算机学院继续努力,进一步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继续认真推进教学改革,使学院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全校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