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教〔2014〕15号】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进一步发挥推免工作在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促进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推荐工作坚持“科学评价,公平竞争,公开公正,规范管理”。
2.坚持以提高选拔质量为核心,完善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评价体系,突出能力考查、注重一贯表现,强化对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核,结合平时一贯表现,严格审核申请材料,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分的高低,择优推荐。
3.各学院按照下达的名额,等额推荐。
二、推荐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东华大学推免生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部、学生处的主要领导及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工作日程、审核学院推荐人选、公示候选名单等工作。
2.由校纪委和监察处监督推荐工作的全过程,并接受处理师生投诉。
3.各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硕士生导师代表等组成的推荐工作领导小组(不少于7人,明确1人担任组长),具体实施本学院的推荐工作(负责传达推荐工作安排、接受学生申请、评选、确定候选人名单等)。组成名单书面报校推荐工作领导小组。
三、推免生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优良,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违纪违规记录,身体健康。
2.成绩优良,前三学年的评优绩点(以各门课的首次考试成绩计算)排名为专业或大类的前35%,且英语成绩达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425分及以上)。
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4.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具体情况制订补充条件,但补充条件不得低于学校规定的基本条件。
四、推免生评价方法
1.根据“突出能力考查、注重一贯表现、强化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能力考核”的原则,以综合评分的方式对申请人进行评价。综合评分由“学习能力分”、“创新能力分”、“实践能力分”三个部分加总获得。
2.“学习能力分”以前三学年的评优绩点(各门课的首次考试成绩)计算。
3.“创新能力分”以论文分、学科竞赛分、专利发明分、软件著作权分等四者之和计算,计分方法参见附表1。每位申请人在论文、同一科目学科竞赛、专利发明、软件著作权中只能各以1项代表性成果参加计分(涉及署名单位的,东华大学须排名第一)。每位申请人的创新能力分最高得分为0.5(超过0.5以0.5计)。
学科竞赛必须是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赛事,见附表2。
4.“实践能力分”以承担社会工作、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突出业绩为主,方法由各学院制定。每位申请人的实践能力分最大值不超过0.05(超过0.05以0.05计)。
五、规范管理与信息公开
1.学院对推免生基本条件、论文及竞赛名单等作出补充的,须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定,报校推免生推荐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连同学院“实践能力分”的计分办法一并向本学院学生公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的要求,推荐办法、推免生名单及材料、咨询申诉方法等信息也须及时通过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公开公示。
3.学院遴选结束后,须及时将名单在本学院公示。公示结束后,将推免生名单及材料报校推免生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经审定后向全校公示。
4.各部门、各学院须严格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未按相关政策要求开展推荐工作的,其结果一律无效。凡违反政策开展的推荐工作,还将按照招生违规行为的相关处理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附表1
论文、学科竞赛、专利发明、软件著作权的计分方法
成果类别 | 等级标准 | 排名 | 备注 | ||
1 | 2 | 其他 | |||
A类论文 | SCI、SSCI、CSSCI期刊收录论文 | 0.25 | 0.08 | 0.02 | 会议收录的SCI、EI论文须达到校内外学科同行普遍认可的标准 |
B类论文 | EI、C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论文 | 0.15 | 0.03 | 0.01 | |
A类 学科竞赛 | 国际级、国家级 特等奖、一等奖 | 0.20 | 0.08 | 0.02 | 难以根据排名区分贡献度的竞赛,学院可根据情况制定不同名次的计分标准,但不能超过学校标准 |
B类 学科竞赛 | 国际级、国家级 二等奖 | 0.15 | 0.03 | 0.01 | |
C类 学科竞赛 | 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 | 0.10 | 0.02 | 0.01 | |
A类专利 | 发明专利 | 0.2 | 0.08 | 0.02 | |
B类专利 | 新型实用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 0.02 | 0.01 | | |
软件 著作权 | 软件著作权 | 0.1 | 0.02 | 0.01 | |
竞赛名单
竞赛级别 | 学科类别 | 竞赛名称 | 组织机构 |
| | 世界可穿着艺术大赛 | 新西兰世界可穿着艺术设计组委会 |
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 | 德国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设计协会 | ||
iF学生概念设计竞赛 | 德国汉诺威设计论坛 | ||
英国D&AD学生奖 | 英国设计与艺术指导协会 | ||
大阪国际设计竞赛 | 日本设计基金会(JDF)主办,由国际平面设计协会(ICOGRADA)、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国际室内建筑和设计联盟(IFI)协办 | ||
其它理工类 |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 美国计算机协会 | |
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 | 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 | ||
通识类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 | |
国家级竞赛 | 纺织服装类 | “东华杯”全国高校纺织类学术与创意作品大赛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
“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花型设计大赛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 ||
“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 ||
“上海纺织杯”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与面料设计大赛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 ||
“龙福杯”全国大学生毯类纺织品花型设计大赛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 ||
| | ||
| | ||
全国CCTV模特大赛 | 中央电视台主办 | ||
中国职业模特大赛 |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东方宾利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全国性时装模特大赛 |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其它理工类 |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 ||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力诺瑞特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
“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 | ||
计算机仿真大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
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
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 教育部、财政部 | ||
| |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 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协办 |
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 | 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教育部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协办 | ||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 | ||
管理类 | 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大赛 (纺织)职业能力大赛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 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工信部、教育部指导并支持 | ||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
通识类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由国内著名大学承办 |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 ||
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 中国数学会 | ||
全国大学生大学物理竞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 |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 ||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 “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组委会 | ||
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大赛 | 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大赛组委会 | ||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 ||
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
省市级竞赛 | 纺织服装类 |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 | 上海服装设计师协会 |
中国服装设计新人奖 | 上海服装设计师协会 | ||
理工类 | 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管理类 | 上海市大学生决策仿真实践大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设计类 | “上海电气杯”工业设计大奖赛 | 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工业设计协会、上海市现代设计方法研究会主办 | |
通识类 | 上海市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注:本表中没有列举的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竞赛,学院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可在严格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不低于学校标准的增补名单,经院教授委员会审议,院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校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经认定后可列入学院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