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致哀!走近东华大学郁铭芳院士的“丝”路人生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0-04-13浏览次数:257

八十年多前,他还是那个被祖父宠爱、聪慧过人的长孙;六十多年前,他还是那个立志报国投身化纤事业的青年;四十多年前,他还是那个参与碳纤维研究工作的领头人;三十多年前,他还是那个参与高速纺丝技术开发的先行者;二十多年前,他还是那个谦逊淡泊令人感佩的新增院士;而六七年前,他还是那个被少年们围住求教的大咖主讲……

2020年4月12日12时30分,当生命被无情定格,他,是我们永远深情仰望的那颗明亮又温暖的星!

(郁铭芳院士)

推动中国实现从“化纤大国”到“化纤强国”的跨越,一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郁铭芳孜孜以求的梦想。60多年来,他致力于化学纤维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率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用一项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为百姓为大飞机“织衣”,为国家为人民奉献毕生。

领略化学的奇妙

1927年10月3日,郁铭芳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重育善教的家庭环境对郁铭芳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时,“像变戏法一样”的实验课,让郁铭芳领略到了化学的奇妙,也牵引着他走向化纤研究之路。

(1936年9月,郁铭芳十岁摄于照相馆)

1944年,郁铭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吴大学化学专业。时局动荡,学校从苏州迁至上海没有固定校舍,只得辗转四处学习。但东吴严谨的校风、优秀的师资使他接受了扎实的专业训练,郁铭芳时刻感念顾翼东院士昔日的教诲,让他受益终身。

(青年时代的郁铭芳)

研制第一根“中国丝”

大学毕业后,郁铭芳谢绝了去台湾石油化工厂工作的机会,投考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不久,调至上海第十七棉纺厂化验室。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是年4月,郁铭芳向组织递交了“技术归队”申请报告,表达了想要从事化学纤维研究工作的愿望。1957年11月,上海纺织工业局从企业抽调11名技术人才组建化纤筹建处,郁铭芳位列其中。

1958年3月,郁铭芳进入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卡普隆(后称“锦纶”)研究小组,边干边学,不舍昼夜查阅资料,还想方设法搜集国外研究设备图纸。经过不懈探索,1958年6月,研究小组利用土设备纺出中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

在没有研制出国产锦纶丝之前,我国军用降落伞材料全靠苏联供应。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停供原料。南京513厂党委书记亲自赶到上海合纤厂请求尽快生产出适用于军用降落伞的锦纶丝。

“这个的确有难度,但我们当时有信心,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为了使国防军需不受“断料”威胁,郁铭芳和团队凭着这股不屈精神,于1960年11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军用降落伞用锦纶长丝,此后还研制出一系列国防军工用的锦纶特品丝,国防装备从此用上“中国丝”。

大胆向洋设备“动刀”

20世纪60年代,排队抢购“的确良”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原因是涤纶短纤维依赖进口。1964年,国家科委向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简称“上海合纤所”)下达“年产300吨涤纶短纤维中试”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展涤纶生产工艺研究。作为肩负技术总责的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郁铭芳承担起了该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

(1984年,郁铭芳参加我国碳素纤维考察团赴美国考察)

当时,国内化纤厂普遍采用炉栅纺丝技术,存在质量不匀、进料堵塞等问题,设备需停产清洁,操作不便。郁铭芳发现国际上的螺杆挤压纺丝技术能克服这些缺点。为缩短研究周期,他从西德直接引进了一套实验设备。试车时却出现堵料、漏油等问题,顶着压力,郁铭芳决定对设备“动刀”,组织技术人员改装设备,终于解决了不能连续生产的老大难。这套螺杆挤压装备技术和工艺成为国内熔融法纺丝的主流技术,加速了我国涤纶工业化生产,为解决国人穿衣问题立下大功。

“牛棚”解放出来攻克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强度比钢高、密度比铝小的高性能纤维材料,主要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发达国家对此实行技术封锁。为加强国防力量,1969年,国家科委、国防科委等部委联合给上海合纤所下达了碳纤维研究任务。正在“牛棚”接受“思想改造”的郁铭芳得以参与领导碳纤维研究工作。

为了使研究紧跟国际前沿,郁铭芳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国内外碳纤维研究情况,决定从研制聚丙烯腈长丝突破。他在国内首次采用了二甲基亚砜法制取原丝,攻克了碳纤维预氧化关键技术,为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郁铭芳在碳纤维中试装置前)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合纤所是我国高性能纤维研究的主力军。除碳纤维外,郁铭芳还组织技术人员在芳纶1414、聚酰亚胺纤维研究方面进行探索,克服了许多困难。在芳纶研制过程中,有种实验原料毒性大,为尽量减少伤害,课题组想办法预警排气通风,不顾危险坚持实验,终于研制出了芳纶1414。

(2012年10月,郁铭芳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潘鼎、陈惠芳教授在碳纤维实验现场)

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等部门为表彰他在国防建设中的贡献,先后授予他“国防军工协作配套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忽悠不得的谈判高手

随着我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郁铭芳内心突破制约发展瓶颈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初,他通过国外科技期刊了解到非织造布技术,便认定这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决定设法加快引进并研究创新该技术。

(郁铭芳在查阅资料)

要引进须费巨资,为此他多次前往上海纺织局、两次专赴纺织部,力陈非织造布技术先进性,希望立项支持。 “我们完全有能力引进并消化这个技术。哪怕这个技术不成熟,我们也能想办法解决。”不久,“丙纶喷丝直接成布”被确立为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84年被上海市确定为第四批技改项目。

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为了不出纰漏,年届花甲的郁铭芳亲力亲为,甚至与工人和技术人员同吃同住,“三班倒”。一次,为查看机器运转情况,整夜没合眼的郁铭芳一早又赶去与外商谈判,整整36小时没有休息……

(1990年,郁铭芳(右三)参加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丙纶喷丝直接成布”项目鉴会)

项目于1989年投产,郁铭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最终成功研发出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为日后我国深入了解各种纺粘设备机型的内部结构、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起到了典范作用。为此,于2011年荣获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终身成就奖”。

1990年,上海纺织局筹建年产7万吨的“聚酯切片工程”,延请郁铭芳担纲总工程师,他欣然接此重任。为了解国际市场趋势,郁铭芳先后赴美、德、西、奥等国考察。项目原定分两期实施,但通过考察,他认为应一次性建设,既缩短建设周期,还可节省费用1000万美元。上海纺织局遂采纳了这一建议。

(1992年9月,郁铭芳等在奥地利考察德国玛公司聚酯项目设备,左二)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郁铭芳经常与外方进行技术谈判,熟悉技术、英语流利的他据理直争,提出改进意见,签订了符合中方利益的技术合同,“连老外都说他是一位忽悠不得的中国专家”。

1994年6月,年产7万吨聚酯工程在沪投产成功,实现了当年投产、赢利,当年还贷、创汇,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纺织化纤原料依靠外来供应的局面。鉴于他对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突出成绩,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1995年,郁铭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他首先感到的不是喜悦而是遗憾:搞了30多年的化纤工作,参与的最后一个大项目还是要靠引进技术和设备,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2014年11月7日,郁铭芳登上东华附校“经纬讲坛”作“我的求学之路”首讲报告)

怀着培养化纤人才的愿望,2001年他来到东华大学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给本科生开设“材料导论”“材料方法学”等课程,常常教育学生要树立良好的学风。为激励学生崇德向善,郁铭芳为东华大学钱宝钧教育基金增资24万元,奖励品德优良的青年学子。学院多次建议他将其设为“院士奖学金”或“郁铭芳奖学金”,均遭婉拒,因为他最想表达的是对钱宝钧先生的敬重和对青年学生的关心。

(1990年代,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郁铭芳在实验现场)

在郁铭芳的候选院士推荐表上,写着这样一段评语:“为人谦虚,待人诚恳。对科学,保持高度。为人处世,保持低调。”20多年后,读来肃然起敬。2002年,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的郁铭芳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的50多年里,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中国化纤

一丝一世界

笃郁之,恒铭之

千古流芳!

郁老,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