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4-06-28浏览次数:107

6月28日上午,东华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松江大学城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冰球馆举行,4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典礼现场接受拨穗正冠。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党委副书记项延训、李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副校长刘淑慧、陈革、赵震、阎林平出席,各职能部处和学院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参加活动。典礼由陈革主持。

(刘承功为毕业生拨穗)

(俞建勇寄语毕业生)

在毕业典礼上,俞建勇深情寄语毕业生。他希望同学们心怀天下,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为锚,以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为帆,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舵,做崇高理想的追随者;勇立潮头,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做创新创造的引领者;身体力行,把挺膺担当后台锁定,把实干笃行默认开启,把知识更新长期置顶,做脚踏实地的践行者。“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温暖的港湾和精神家园。”俞建勇祝愿毕业生们青春有为,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李成龙宣读表彰名单)

(陈革宣读学位授予决定)

李成龙宣读2024年市、校优秀毕业生、基层就业先进个人、自主创业标兵等国家引导性就业名单,并向同学们表示祝贺。陈革宣读学位授予决定。

(导师代表沈滨发言)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沈滨鼓励同学们心系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同时要坚持爱和相信!”他希望同学们永葆朝气、怀抱理想、懂得坚持、懂得珍惜,用真心真情真切去做每一件事情,面对每一个人。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有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付诸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就!”

(校友代表陈锐发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上善若水”“正心以中,修身以和”,纺织学院2010届校友、赛得利集团研发总监陈锐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以他的人生体验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现代大学生屹立于社会的四大法宝。他深切寄语毕业生,“你们拥有无限的潜力,你们拥有东华的底蕴,你们拥有校友的支持,学校和老师是你们永远的后盾。勇敢追逐梦想,不要害怕挑战,不要放弃希望,未来一定会充满精彩!”

(毕业生代表刘正好发言)

“青春何谓,青春何为”,机械学院毕业生代表刘正好即将加盟国产大飞机事业,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他在毕业典礼上回顾了他与母校的三份感情,“与母校同心,铭记的是并肩逐梦的青春情谊;与真知同步,领悟的是昭然可见的青春情理;与时代同行,激荡的是向上翱翔的青春情怀”。

(表彰市、校优秀毕业生、国家引导性就业代表学生)

(学位授予仪式)

典礼上,师生们还一同观看了毕业主题视频。毕业典礼在全体师生同唱《红旗飘飘》中落幕。

今年毕业季,学校和各学院为毕业生送上暖心的毕业礼。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材料学院、化工学院、环境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毕业大课等,为学生送上毕业前的“难忘一课”。管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举行毕业晚会、草坪音乐会,纪念师生情谊与美好青春。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外语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开展毕业主题班会。机械学院精心录制毕业歌视频,定制帆布包和向日葵,祝福待毕业生一路向阳,繁花似锦。

学校开展“青春有为,奋斗以成”毕业季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先后推出2024届优秀毕业学子展、就业之星评选和宣讲活动,举办毕业晚会,发布《未来已来》主题毕业歌及MV,开展毕业集市活动,发起“古典云肩”最美毕业照活动等,营造美好温情的校园毕业氛围,为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带来温暖与力量。


附:

挺膺担当,青春有为

——在东华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建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今天,我们相聚一堂,隆重举行东华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234名博士生、1395名硕士生、2546名本科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篇章!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向悉心指导和培养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从你们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便与东华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东华这片沃土上,我们携手同行,铸就了“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园文化根基。这些年,你们亲历了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建校七十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见证了党的二十大、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等盛事的胜利召开。你们努力拼搏,镜月湖畔回荡着你们琅琅的书声,实验室里嵌刻着你们奋斗的身影,体育场上映照出你们矫健的步伐,校园的草木砖瓦都见证了你们成长的历程,留下了青春最美的记忆!

这些年,你们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青春的力量。你们心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努力学习知识、提升本领中谱写青春乐章;你们肩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光荣使命,在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展现青春风采;你们迈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坚定步伐,在志愿服务中守护青春梦想。你们当中,有263人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86人荣获东华大学优秀毕业生;501名毕业生主动投身西部、深入基层,回馈家乡;1100余名同学就职于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家不畏挑战、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东华学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风采!

同学们,毕业是这一阶段学习生涯的谢幕,更是奔赴广阔天地的序章。在你们即将踏上新征程之际,我提几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心怀天下,做崇高理想的追随者

《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蕴含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相结合,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家国情怀。百年光辉历程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承担起国家建设和文明复兴的责任。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必将在你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人生之舟,要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为锚。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内核,是奋发进取的坚定信心,是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青年学子要自觉将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发展的时代经纬织入个人奋斗的壮阔蓝图,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前进之路,要以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为帆。东华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我们要传承与发扬一代又一代东华人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与时代的需要同向同行,在砥砺前行中扬帆起航,成就非凡。

处世之道,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舵。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要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和定力,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利己与利他、小我与大我、民族和世界等关系,不仅关注自己的小天地,更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二、勇立潮头,做创新创造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靠人才”。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ChatGPT、Sora、智能驾驶等重大技术不断涌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才能行稳致远。要建成现代化国家,要过上幸福生活,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新征程上的你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你们理应向新向质、求新求变,努力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创造的引领者。

要敢闯无人区,答无问之答。当前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要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走没有人走过的路,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广度、强度,下好“先手棋”,开辟属于你们的新赛道。

要敢啃硬骨头,解无解之解。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部署作为目标方向,主动挑战原始创新和“卡脖子”难题,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以智慧和勇气,在创新的海洋中探寻真知和奥秘,成为创新创造的推动者。

要敢挑重担子,办难成之事。遇到问题交织、矛盾突出的重要问题,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把难题和重活牢牢接住、办好,练就解决问题的本领,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三、身体力行,做脚踏实地的践行者

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经历了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们的国家实现了全方位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长跑的接力棒将传递到你们手中,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但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事业成功没有捷径,都需要你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要把挺膺担当后台锁定,激活青年责任“新动力”。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面对挑战要挺身而出,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面对压力要乐观向上,面对得失要甘于奉献,将理想化为动力,创新融入实践,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步伐,一步步驶向成功的彼岸。

要把实干笃行默认开启,引领青春奋斗“新风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要从基层一线平凡工作做起,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为挑大梁、担重任打牢基础。

要把知识更新长期置顶,开启AI赋能“新潮流”。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成。要紧跟科技前沿,让AI技术成为智慧的翅膀,助力应对“知识爆炸”,对抗“知识老化”,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格局,练就过硬本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学们,时光飞逝,你们即将结束难忘的校园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想起镜月湖畔的黑天鹅,食堂的美食,图书馆的灯光……学校的大门将永远为你们敞开。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温暖的港湾和精神家园。

同学们,今日别后,此去关山万重。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机会只会眷顾善于创新者、奋勇争先者、敢于拼搏者。愿你们青春有为,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拨穗礼成,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健康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