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工会东华大学第十九届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

索取号:G0070103003-2024-0009发布时间:2024-09-23浏览次数:10

202449日)

(审议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国教育工会东华大学第十九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年度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校工会在学校党委和上海市教育工会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国工会十八大、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和学校中心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广大教职工,有效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推进一流工会建设。

(一)聚焦思想引领,与学校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1.思想引领筑牢根基。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学习习近平用典知识大赛,共计571人次参与;为赓续中华传统优秀文脉,传承纺织服饰文化,举办学校第一届诗词大赛,其中网络初赛总计758人次参与,最终22位选手胜出进入决赛;举办中国工会十八大、中国妇女十三大知识竞赛,累计959人次参与,通过各类知识竞赛,强化教职工思想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2.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构建集思想教育、专题辅导、参观调研和自主学习等思想性、沉浸式及自主性相结合的多元工会干部队伍培训模式,为专兼职干部采购学习图书,组织23名新任工会兼职干部进行工会工作实务专题培训;组织36名工会专兼职干部开展实践培训暨“看上海”调研活动;组织35名工会专兼职干部赴中工沐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聆听专题思想辅导讲座并参观红色工人发展史展览。

3.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推荐优秀教职工参评各类优秀荣誉称号,通过选树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王华平研究员获评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朱美芳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成功第十三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东华大学申报成功2020-2023年度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纺织学院申报成功2023年上海市优秀学习型组织。持续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充分发挥劳模的“传帮带”作用。同时,为45名满30年教(工)龄教职工制作证书、发放纪念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4.助力教职工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制定《东华大学工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支持各部门工会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技能比赛,提升教育教学技能,首批资助7个学院约5.22万元经费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围绕上海市“三笔一画”大赛,选拔3名优秀选手参加,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工会获优秀组织奖。

5.勇担乡村振兴重任。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指示精神,自觉承担学校乡村振兴责任,扎实做好学校200万元消费帮扶经费采购工作的同时,校工会另支出经费110余万元采购帮扶农产品。

6.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响应上海市总工会的号召,做好上海名特优品牌产品的选购工作,助力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教职工提供“品上海”主题活动产品五选一方案,共计采购109.95万元的上海名特优品牌产品用于慰问教职工。

(二)加强民主建设,助学校改革发展凝心聚力

1.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组织召开学校第十一届教代会暨第十九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按需召开教代会执委会会议2次,审议通过《东华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东华大学聘用合同管理办法》和《东华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实施细则》,扎实履行教代会民主建设和监督职责,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2.提高提案质量成效。学校第十一届教代会暨第十九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共征集提案(草案)101项,其中有效提案(草案)87项,立项32项、作为工作建议35项、不立项20项,目前已完成所有立项提案的答复和落实工作。做好学校第十一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优秀提案”的评选表彰。2项教代会提案获评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职(教)代会提案,彰显了提案建议资政成效。

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根据学校机构设置优化调整决定,新成立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东华大学科研教学平台2个二级部门工会,二级部门工会增至21个。同时,进一步强化二级教代会暨工代会的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推动部门工会工作提质增效。

(三)强化维权保障,让广大教职工暖心同行

1.做好常规帮困慰问。做好15位劳模的慰问工作。春节、国庆对困难、患病教职工进行帮困慰问共计40人次,金额为8.62万元。全年“十必访”教职工357人次,金额30.19万元。做好教职工春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慰问。做好36位大病、失独女教师的慰问。为6个单亲家庭送上助学慰问金。同时,为全体教职工做好上海互助保障计划与补充医疗保险的投保及理赔,为11名教职工新办上海工会会员服务卡。

2.因时因势组织休养。据上级疗休养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妥善方案,暑假组织13个团、10月份组织3个团,合计407名教职工参加疗休养,为构建和谐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增强教职工向心力、战斗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助力。

3.守护教职工身心健康。共招4家体检机构,并精心谋划体检方案,完成在职1641名、退休1588名和非编407名教职工,共计3636人的健康体检工作,守护教职工身体健康。联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职工心理协会力量,面向广大教职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等活动,护航教职工心理健康。 “崇德尚实,润物无声!东华大学工会创新‘工’字文化品牌守护教工身心健康”获劳动观察报道。

4.服务教职工多元需求。33名教职工子女办理入园入学;在松江校区教学楼建立女教师专用休息室;组织4期以“如何陪伴儿童成长”为主题的家长课堂,并覆盖附校部分老师;开展以“遇见阅读 点亮一盏灯”为主题的迎六一共享书香活动,包括讲座和儿童写作独立营各1场;邀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屈光科主任医生带来“如何缓解视疲劳”的专题讲座;联合松江区总工会举办校园集市直通车,共有19家松江名特优企业为教职工带来各种特惠产品。

5.做好非编教职工工作。持续做好派遣教职工、项目用工、农民工等非编人员的入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继续保持非编人员100%入会。

(四)丰富校园文化,为奋进事业增力添彩

1.强群众体育活力。合理安排面向教职工的全校性专项体育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筑牢群众体育根基;借助21个部门工会、23个教职工协会,结合教职工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队参加上海市第九届教职工运动会系列比赛及闭幕式,荣获高校A组团体总分第六名及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上海教职工龙舟赛和篮球三对三比赛,皆获得高校A组第八名等。

2.拓展文化美育功能。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举办上海高校昆曲清音会,共有10余所学校参与,近50名师生同台演绎;组队参加上海市教职工咖啡DIY交流赛,获团体第二名;开设教职工黄梅戏、茶艺、古筝等素质提升培训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部门工会为单位,举行新一届教职工文化节暨最美办公室评选活动,共106个办公室报名参与。加强教职工文体运动队建设,做好合唱团等文艺团队服务管理,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五)提升内涵建设,汇聚女性力量共同发展

1.夯实女性成长平台。推荐覃小红教授申报成功全国三八红旗手,推荐2名个人、2个集体分别参评上海市、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和巾帼文明岗,推荐3位老师参评上海市巾帼创新类奖项等,促进女性人才展风采、亮实力、助发展。做好女教师成才资助金的评审发放工作。联合就业办,做大做强“海鸥湾”,助力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

2.巩固女性发展舞台。举办以“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包含女性成长面面观4项访谈及慧心巧思“她”上阵系列体验活动,助推女性成长和发展。举办弘扬教育家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主题的2023年女教授联谊会研讨会,各学院、部处等近100位女教授与会,共话立德树人新格局。

(六)加强自身建设,为争创一流工会奋力竞进

1.继续加强建家投入。修订《东华大学教工小家建设经费资助办法(试行)》,并资助6个教工小家约5.57万元经费加强小家建设。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工会理论研究会的积极作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2022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妇女研究中心)课题结题并分获一、二等奖;获2023-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妇女研究中心)立项课题2项。学校工会理论研究会2023年立项课题12项,共计支出5.31万元用于支持课题项目研究开展。

3.交流互鉴共谋发展。接待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一行16人、江南大学工会一行6人来我校调研交流工会、妇女工作;带领35名工会干部到华东理工大学工会学习调研,交流学习好机制、好经验、好做法,携手推进一流工会建设。

4.管好用好工会经费。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工会经费的预决算及调整工作。按照制度规定,严格内控机制,提高经费使用绩效。主动邀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持续增强工会经费监管力度。

二、2024年工作展望

2024年,校工会将在学校党委、上海市教育工会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国工会十八大、中国妇女十三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认真履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教职工群众基本职责,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组织凝聚广大教职工攻坚克难、守正创新,主动担当、团结奋进,助推学校开创“双一流”建设新局面。一是通过选树典型弘扬先进、营造爱岗敬业氛围、淬炼工会干部队伍、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二是通过双代会凝聚共识、提升提案整体效能、完善办会治会制度、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加强兄弟院校交流,建强治理体系,凝聚奋进合力。三是通过发展繁荣群众文体、以文润心以体育人、赋能女教职工发展,提升教职工素养,繁荣校园文化。四是通过多措并举帮扶慰问、组织开展休息休养、护航教职工身心健康、做好非编教职工服务、加大建家经费投入等,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满足教职工多元需求。五是通过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勇担使命推进帮扶,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