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了“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典型案例名单,我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曾艺欣、曹宁宁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古练博士联合撰写的《摆脱审美枷锁,悦纳真实自我——医教协作模式下大学生身体意象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案例》入选教师典型案例。
“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项目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联合发起,是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重要举措。经全国各地各校推荐、专家审定,最终共遴选出101个典型案例,包含地方典型案例11篇、学校典型案例20篇、教师典型案例70篇。
此次入选案例是学校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教协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该案例聚焦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身体意象困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升学生积极心理素养,增强自我悦纳能力,助力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医疗卫生系统协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这一成果的取得,源于学校着力构建的医教深度融合机制,定期邀请心理医生专家进校开展案例督导与专题讲座,联合“600号画廊”举办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持续开展艺术疗愈、身体意象团体辅导等创新活动,还与医院合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研究,实施心理教师临床观摩项目,全方位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不断拓展育人载体。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医教协作的长效机制,优化学生就诊绿色通道,促进科研与临床实践互融互通,创新心理育人工作路径,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身心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