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关于举办首届“AI智能体+”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5-11-21浏览次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提高师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智能体的开发应用创新能力,培养AI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校决定举办首届 “AI智能体+”创新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创未来:AI 赋能教育新生态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东华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东华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东华大学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

三、大赛赛道

参赛选手需根据选题,设计并开发智能体应用,应用设计应当以校园师生教学生活需求为牵引,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教学、科研、校园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次大赛分为五大赛道:

赛道一:教学赋能

聚焦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参赛作品可以围绕课程安排、个性化学习方案、作业批改、教学资源推荐等方面展开。

赛道二:科研支持

探索人工智能助力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效率,开发基于AI驱动的科研创新应用,如学科工具助手、实验设计、科研数据挖掘与分析、科研团队协作、智能文献管理等。

赛道三:校园智慧管理

关注校园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智能应用,提升校园管理效率。如校园管理流程优化,智能办事指南、在线服务、意见反馈和处理机制等。

赛道四:校园生活服务

着眼于改善师生校园生活体验,如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校园餐饮、住宿、交通引导、场地预约等。

赛道五:青春赛道

聚焦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需求与兴趣热点,开发服务青年成长、激发青春力量的智能体应用,可围绕心理健康、职业规划、艺术创新、志愿服务、社交互动及兴趣培养等方面展开。

四、参赛对象及组队要求

(一)参赛形式

本次大赛设置以下两种参赛形式,参赛队伍可任选其一进行报名:

学生组:面向东华大学在校学生,支持跨学院、跨年级自由组队。

教师组:由“AI智慧课程”的任课教师牵头,与在校学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

(二)组队规则

1. 团队规模:

学生组:每队成员总数不超过5人(含团队负责人),支持个人参赛,指导教师不作强制要求。

教师组:每队成员总数不超过8人(含团队负责人),参赛主体及团队负责人应为教师,团队成员可以是本校教师或学生。

2. 参赛要求:

学生身份:每名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仅能参与1支队伍;作为普通成员最多可参与3支队伍(学生组或教师组)。

教师身份:每位教师作为团队负责人仅能参与1支队伍;作为指导教师参与数量不限。

五、赛程安排

报名阶段:2025 年11月21日—12月12日  

初赛时间:2025 年12月中上旬(具体时间待定)

参赛队伍需根据大赛要求完成作品的开发与完善,参赛作品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能够有效解决师生在学习、生活或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可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提交内容包括:

1.项目设计报告:命名格式为“东华大学AI智能体大赛-学生组/教师组-赛道名称-作品名称-项目报告”;不少于3000字,格式为PDF或WORD;排版要求:字体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正文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见附件1:《智能体产品设计报告参考框架》)。

2.项目演示视频:命名格式为“东华大学AI智能体大赛-学生组/师生组-赛道名称-作品名称-演示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格式为 MP4,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080P),帧率不低于24fps,声音清晰无杂音,以可访问的百度网盘链接报送。

3.参赛作品:参赛队伍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平台部署链接或可执行的源代码的网盘链接,将链接保存为文档格式。命名格式为“东华大学 AI 智能体大赛-学生组/教师组-赛道名称-作品名称-参赛作品”。

在提交作品阶段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通讯评审,根据评审成绩确定晋级决赛的团队名单并公示。

决赛时间:2025年12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决赛将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由评委根据参赛团队的现场表现及作品质量进行评分,并最终评选出相应奖项。(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评选规则及奖项设置

评选规则:大赛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打分,专家评审将围绕作品创新性、技术实现、应用潜力、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展开。

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立五大赛道,各赛道按两种参赛形式分别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根据参赛作品实际质量动态调整奖项数量:

一等奖:奖金1000元/队及证书;

二等奖:奖金800元/队及证书;

三等奖:奖金500元/队及证书;

优秀奖:发放证书。

获奖作品落地支持:学校将为获奖团队提供技术导师专项指导、校园场景试点资源,优秀作品有机会加入“东华大学校园AI应用孵化计划”,面向全校师生推广使用。

七、其他说明

1.参赛作品应具有原创性,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等行为,作品未在其他比赛中获奖或公开发布。开发者应拥有所使用素材的全部知识产权或使用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发生侵权行为,由参赛队伍承担全部责任。

2.参赛队伍应当严格遵守大赛规则和要求,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如有违反,将取消参赛资格。

3.大赛组委会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参赛队伍应当积极配合。

八、材料提交要求

学生组:参赛团队提交项目设计报告(见附件1)、报名汇总表(见附件2)、《东华大学“AI 智能体 +” 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学生组)》(见附件 3)。

教师组:参赛团队提交项目设计报告(见附件1)、报名汇总表(见附件2)、《东华大学“AI 智能体 +” 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教师组)》(见附件4)。

请参赛团队于12月12日前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电子版:命名格式为“东华大学 AI 智能体大赛-学生组/教师组-赛道名称-作品名称-参赛作品”,发送至邮箱dhuzntds@163.com。

纸质版:

学生组纸质版上报至行政楼225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杨柳老师。

教师组纸质版上报至行政楼245教务处王海红老师。

八、联系方式

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杨柳 67792426

教务处 王海红 67792206

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 刘沐芷 37667492


附件:

1.智能体产品设计报告参考框架

附件1:智能体产品设计报告参考框架.docx

2.报名汇总表

附件2:报名汇总表.xlsx

3.东华大学“AI 智能体 +” 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学生组)

附件3:东华大学“AI智能体+”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学生组).xlsx

4.东华大学“AI 智能体 +” 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教师组)

附件4:东华大学“AI智能体+”创新设计大赛报名表(教师组).xlsx



东华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东华大学教务处

东华大学信息与智能科学学院